1932年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创作了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以讽刺笔法描写了他心中的未来世界。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我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世界变得复杂,人却越来越简单
在赫胥黎构造的“美丽新世界”中,人们不愿意读书,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赫胥黎的预言在今天部分成为了现实:今天的人们成天低头看着手机,各种社交、视频、新闻APP多的数不过来,在我们不断拿起手机的时候,碎片化的信息也将我们的生活碎片化了。
这个时代造就了一个相反相成的趋势: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也由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头脑变得越来越简单。
对于不甘安于简单心智的人来说,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充满复杂性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睿智?
密歇根大学复杂性研究中心“掌门人”斯科特·佩奇在其著作《多样性红利》里指出,要建立多样性的认知工具去看清复杂世界,以及解决复杂问题。
佩奇提出,人的智能并不取决于智商,智能取决于认知工具箱。
每个人的认知工具箱都需要装满不同的认知技能,才可以更好地应对世界的复杂性。因为如果你只有一两个你正在使用的模型,你会“折磨”现实,使它适合你的模型。
概而言之,人之所以显得简单,是因为他的认知工具箱中的认知套路太少了,只会把复杂的世界硬塞进他有限的认知套路中,而想要让自己变得“复杂”,一个人的认知工具箱中的套路也须具有多样性。
◆构建你的多样性认知工具箱
苏格拉底说过:“群体很容易随大流”。人们经常改变自己的预测,以便与他人的预测保持一致。因为人是社会动物,随大流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多样性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观点的多样性。《多样性红利》中提到的认知工具箱就是多样性的视角、启发式、解释和预测模型。我们的大脑其实有着惊人的可塑性,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在学习的时候,大脑的结构会发生生理性的改变。思考就是头脑在做的“举重练习”,就像托举哑铃能够增强肱二头肌一样,思考也能使大脑中的海马体扩张。
你是否也曾好奇,高手的人生靠的是什么?
查理·芒格有一个理论叫心智模型格栅(lattice of mental models),这是一系列逻辑上一致的多样性模型,芒格在他们的基础上做出了准确的市场预测。
芒格用多样性“心智模型”简化复杂性——虽然没有任何一个模型能完美地反映世界,但只要它们能对我们评估周围的复杂性提供相当准确的启发,就可以用来改进我们的决策。比如很多人都听过“二八法则”,它本质上是说,很少的关键变量对结果的影响,比所有其他变量加在一起的影响更大。
从芒格的例子可以看出,个人也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群体智慧模型,来享受多样性的红利,这才是高级的思维方式。
佩奇提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头脑里只有那么多神经元和轴突。但是作为多样性的群体却没有这样的限制,我们拥有无以伦比的不同思维能力。
这些多样性是创新、进步和进一步理解的种子。
◆读这本书,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快乐
多样性的视角也能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罗素曾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人生一切难题,视角会给你答案。
孩子之所以能够给沉闷的世界带来多更的欢乐,原因就是他们用了和成人不一样的视角和启发式,以一种成年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智慧让人变得幸福,好的视角可以让生活中的问题变得更简单、更容易解决。《多样性红利》教给我们的正是这种生活与工作的多元思考方式,不偏颇而又开放包容。一个尝试可能性的人生,不但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
不断地升级我们的认知,以达到一种哲学的层面,其目的就是要从多样性中看出和谐性和统一性,而这些,需要真正的智者胸怀。
◆《多样性红利》为何需要精读?
我们读书,需要读什么?
一本书内容的精华可能是一个结论、一个故事、一个方法,甚至只有一句话。最重要的,读书的收益,是要能结合自己的理解为我所用。
理查德·费曼在他的物理学入门课程中指出,许多人之所以很难理解现代物理学原理,就是因为日常经验并没有给它们提供多少好的类比。
“眼见为实”即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解释。这就是为什么牛顿定律很容易理解但量子力学非常晦涩难懂。
《多样性红利》并不是一本简单易读的科普书,40万字里作者用了30万字都是在做论证和推导。其主要论点“群体能力等于个体能力加多样性”和“多样性优于能力”等都是能在数学上成立的真理,而不是某种只是令人感觉不错的“咒语”。
但对于你来说,你并不需要那些不讨人喜欢的数学公式和论证。霍金说过,对于科普书籍,每一个数学公式都会令潜在的读者减少一半。
你需要的是解药的配方,而不是已经煎过汤的药渣。
原书的编辑曾经把佩奇的草稿削减掉了整整200页,还亲自动手改写了大部分剩下的内容,才使得这本书的要点更加鲜明和紧凑。但本书依然是一本不太容易读的“学术科普”,还有很多不熟悉的话题、展现形式和思维方法,需要进一步简化和提炼。领读官可以带领你从作者设下的迷宫里走出,找到和掌握几个支撑观点的核心论据、故事,知道这些观点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指导实践,还可以指导你整理一个简洁的读书笔记。
把本书的主要观点吃透,再通过思考题,挑战你用自己亲历和观察到的事例去替换书中的例子,当药效已经被你全部吸收了,完全融入了你的知识体系,你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作为微软加速器CEO,檀林老师是一直在用多维度方法论来帮助早期创业团队快速增长的指导者。其不仅拥有解决复杂性创业生态的经验,还曾担任北大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CA大中华区总经理,Oracle大中华区BI/EPM 渠道总监,Apple 中国区市场总监等职务。
与作者斯科特·佩奇相似的是,除了有着多重领域的不同工作经验外,檀林老师同样拥有多元的学术经历,他曾在88年考取北大化学系,之后前往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学习生物化学专业。
关于多样性思维能带来的红利,查理·芒格的一句话说得十分中肯:“你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
欢迎加入《多样性红利》精读班,希望你通过17天的精读,掌握更多的认知工具,获得多样性的红利。